<address id="nrfxt"></address>
        <noframes id="nrfxt">
        <address id="nrfxt"></address>
          <noframes id="nrfxt">

            
            

              专 栏

              首 页

              专 栏

              大湾区环境研究院谢廷正教授研究发现一种新型甲醛特异性荧光探针

              来源:     作者:    编辑:chen    发布时间:2023-01-10 14:27    点击数: Views

              近日,广州大学大湾区环境研究院谢廷正教授在超分子材料领域取得进展,发现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新型特异性识别甲醛的超分子荧光探针,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对甲醛进行有效视觉检测和可逆吸收的新方法,可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协会期刊Inorganic Chemistry。

              研究背景

              甲醛是一种典型的挥发性有机化学品污染物,由于与DNA及蛋白质有较强的结合能力,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一种毒素和致癌物。传统、识别甲醛的分析方法,如质谱法、电化学法等需要使用昂贵的大型仪器,操作复杂,耗时长。荧光传感器因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及实时检测的优点,已发展为强有力的检测甲醛的工具。超分子作为由非共价键结合的功能分子,其制备和检测的简单、快速反应、同时具有高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已经发展为针对多种目标监测物的超分子荧光传感器。

              研究内容

              研究团队制备了一种基于咪唑基的“V”形三联吡啶配体,超分子上的咪唑活泼氢能与甲醛进行快速且可逆的羟甲基化反应,表现出对甲醛的特异性荧光识别,而对应的有机配体并没有明显的荧光响应。本研究结合配位超分子的荧光特性,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用于检测甲醛的三角形配位大环荧光探针,有助于拓展配位超分子的荧光传感功能的应用领域,同时也提供了一种高效检测甲醛的新材料。

              研究相关

              大湾区环境研究院王平山教授、谢廷正教授以及青年讲师苏培洋为论文的通讯作者,2020级硕士研究生余敏雅为论文第一作者,广州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市校(院)联合资助项目等的项目支持。


              文章来源

              Yu, M.-Y.; Xu, L.-H.; Zhang, Z.; Qiao, Z.; Su, P.; Wang, P.; Xie, T.-Z., An Imidazole-Based Triangular Macrocycle for Visual Detection of Formaldehyde.Inorg. Chem.2022,61(50), 20200-20205.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inorgchem.2c03118

              上一条:我校牛利教授团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 下一条:大湾区环境研究院王平山教授团队在《德国应用化学》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将Sierpiński分形结构由二维拓展到三维

              邮编:510006        邮箱:webmaster@gzhu.edu.cn

              通讯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移动网站

              • 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

              广州大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1999-2021      粤ICP备 05008855号

              巨乳中文在线观看

                <address id="nrfxt"></address>
                    <noframes id="nrfxt">
                    <address id="nrfxt"></address>
                      <noframes id="nrfxt">